宋朝宰相富弼,擅長辯論。
一日,一位窮秀才當街攔下他說:“你敢不敢回答我一個問題?當別人罵你,你會如何?”富弼答:“沒有聽見。”
秀才罵道:“枉你熟讀四書五經,卻是個縮頭烏龜!”富弼很淡定,不予理會。
秀才拂袖離去,富弼的僕人很生氣:“此人太無禮,您為何不反駁呢”?富弼答:“他心懷怒氣,即便爭贏了他,也是口服心不服。徒勞無益的事 ,又何必相爭呢?”
針對這類現象,南無羌佛曾說法,“是非由或自論,凡事之非,莫可於執,著之抗言之鬥。自度非業加盛,終至入患,由是之道故面是非切勿掛懷。”我們要懂得一味地糾纏在是非裡,就會造成爭辯,彼此不服輸容易激化矛盾,嚴重的甚至引發禍患。
因此,面臨是非我們應當不予計執,自然會化解爭執和矛盾,這樣既有益於自己,又有益於他人。還能遠離煩惱、紛爭,享受生活的清寧和快樂。
撰稿:雅竹
編輯:菩提籽
文章末尾固定信息
我的微信
微信扫一扫
评论